导读 2025年强基计划报名倒计时仅剩不到半月!然而,众多考生和家长对强基报考仍然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小编在此为您深度剖析强基计划入围规则,帮您打破认知误区,抓住强基报考的宝贵机会,降分上名校! 除了高考成绩 在强基计划的舞台上,竞赛生有着天然的优势。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金牌、银牌的考生,直接获得破格入围强基计划校测的资格。这意味着,他们无需与其他考生在高考分数线上“硬拼”,凭借竞赛的优异成绩就能提前拿到进入高校选拔的“入场券”。 并且,就算没有金银牌破格,有竞赛经历的考生在后续的校测笔、面试环节也会更具优势。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10所高校采用的“复交南模式”,其入围特点是不需要看高考成绩,报名成功即可入围校测,相当于全员破格入围。 校测不仅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还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在面试环节,可能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考察学生对学科前沿的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模式为那些在高考成绩上或许不是最顶尖,但在综合素质和学科潜力上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提供了冲击名校的绝佳机会。 对于高考成绩稍逊一筹的考生而言,单科成绩突出同样能在强基计划中崭露头角。尤其是数学、物理这两门在理工科领域至关重要的学科。 加权成绩入围是高校对规定科目设置加权系数,对应科目会以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2024年,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6所高校采取了高考成绩和核心科目成绩加权计算得到入围分数的计算方式。 例如: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加权入围计算方式为“入围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数学单科成绩*0.2”。 北理加权成绩计算 高考660分的考生,数学成绩为130分,那么在报考时,考生入围成绩660+加权分数26分,入围分数则是686分。 相较之前的总分,加权后入围分数会增加,且数学成绩越高,加权优势越大!并且,同样高考分数的考生,数学成绩更高的考生入围几率更大! 图源: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4年强基计划“小破格”政策在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在内的8所院校的第一类考生提出。针对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单科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设置了“单科小破格”政策,即使总分未达到高校划定的常规入围分数线,但单科成绩达到一定标准,也有机会破格入围校测。 例如,中山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简章中表明,报考物理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且已确认报考的学生,如单科成绩符合以下要求,可破格入围校测考核: 🌈破格要求:数学≥140分或物理100分(新高考省份)或理综≥280分(传统高考省份)。 图源:中山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我们可以看出,“加权成绩”入围与“单科小破格”入围对数理优秀的考生非常友好,虽然没有竞赛破格的机会,但是数学、物理成绩突出的考生依然可以通过单科成绩增加入围机会,非常建议竞赛生及数理化优秀的考生报考。这无疑给那些在特定学科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名校的大门。 综合素质评价虽然看似“隐形”,却在强基计划报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在选拔过程中,会参考学生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其中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等多方面的经历。 例如,华中科技大学2024强基计划简章明确表示,综合素质评价在强基面试考核中占有一定分值。 图源:华中科技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虽然高考成绩并不完全影响报考强基计划的多种入围方式,但对高考成绩仍有明确的硬性要求,即考生必须达到所在省份一本线/特招线,报考部分学校对高考成绩会有特殊要求。并且,在最终的录取权重中,高考成绩占比高达85%以上。 "高考定基调,校测定成败",这充分说明了高考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中起到地基性作用,而校测则是决定成败与否的关键。意向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家长,切不可因入围方式的多样性而放松对高考成绩的要求。 初高中年级考生和家长如何抓住机会? 每年强基政策都在调整变动,不断释放新的利好风向。如不提前关注研究,很容易出现临时抱佛脚、仓促准备的情况,建议初高中低年级尽早关注政策信息,透析政策底层逻辑,充分做好报考准备。 不论强基入围规则还是校测变化调整,都揭示高校选拔人才的核心始终在于学科特长潜质和综合素质。 因此,想要冲击名校,数理化生信等学科的竞赛素养拓展非常必要,文史哲学科探究性学习能力更是必不可少。建议考生家长多关注强基、高校专项等多元升学路径,提前做好学业规划! 不管是新高考选科还是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都要求考生对未来有清晰的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尤其目标重点高校的考生,一定要越早越好。 1️⃣距离2025年强基计划报名不到半个月,时间紧迫,高三考生家长现在就要了解和关注意向高校、专业及多元升学路径的相关要求、条件,全面了解评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做好强基校测应考准备。 2️⃣初、高中低年级家长,需要深入探究新高考选科组合优劣势,选择适合的科目组合。挖掘学科兴趣点,开展竞赛学习,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全面发展自身综合素质,在了解各项升学政策后结合自身特点,合理规划升学路径。 清华北大强基招生上要区别于其他高校,除了需要高中文化课成绩优秀之外,招生选拔更注重过程性考核。高中历次大考排名、清北组织举办的各种体验营活动都是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方面。 随着强基计划关注度持续攀升,“华五”高校预计也将逐渐增加过程性考核的内容,例如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大中衔接活动等,使考生在高中阶段的稳定性表现成为核心筛选指标。 强基计划的核心逻辑是改变以往单纯以高考成绩为唯一标准的选拔方式,将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综合折算,形成考生的综合成绩,以此作为录取依据。 这种方式既看重学生的高考成绩,又兼顾学生在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表现,更全面地选拔人才。唯有精准把握高校偏好、全面优化自身条件,才能在激烈的“综合能力评估”竞争中脱颖而出。 2025届考生,你准备好了吗? 学有道教育新高考志愿一对一规划咨询已开始排队预约!欢迎家长与同学咨询了解!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学有道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距离2025年高考 还有78天
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强基计划入围?
在历年招生中,一贯优秀往往能发挥关键作用。意向顶尖高校的考生需重视高考成绩,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并积极参与营期选拔等相关活动。
上一条:【高考志愿规划服务通知】
下一条:2025高考提前批填报全攻略:哪些孩子适合报?避坑指南+院校清单!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