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400-136-7058

新闻资讯

学有道教育是一家涉及,

国际留学、中高考个性化指导、各类小语种教学、远程教学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文化教育咨询机构。

行业资讯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迈向成功!
发布时间:2024-11-20      点击次数:139

顶额.jpg

期中考试已经基本结束,那考试后学生们应该如何应对与反思?应该如何总结与进步?


考试最大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学习中的错误。


无论你家孩子在考试后成绩是否理想,家长都应先帮孩子反思之前的学习情况,找到学习上的不足。


同学们也要自己通过这篇文章,好好反思一下。


学生反思学习习惯


1. 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老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2. 专心上课的习惯 


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3.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这两个字有两层意思,“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



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所言之书,是专指《尚书》,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该批判地吸收。



4. 善于提问的习惯 


积极提出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5. 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



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一样,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6.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有的同学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



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



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



7.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



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8. 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 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2️⃣ 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3️⃣ 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4️⃣ 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5️⃣ 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


错解根源是什么?


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


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9.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效果也不好。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



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10.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



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通过以上习惯的养成,同学们一定会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优秀的学习者。平时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努力,学业才会有所进步。



希望同学们都能培养好学习习惯,取得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学有道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距离2025年高考

还有198天

微信图片_20231219170215.jpg



您感兴趣的新闻
上一条:这3类大学生由国家定向培养,还可以免四年学费,关键毕业包分配
下一条:陕西新高考选科与专业一览表3+1+2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