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读理工科专业,但架不住很多同学就是喜欢文科啊。确实,文科专业读起来比较有意思。那么,作为一个喜欢文科的同学,怎么选专业才能实现理想主义和现实的平衡?这里我们大致谈一谈,文科专业的特点、就业方向,还有各个专业的优劣势。
1、专业以理论学习为主,课程与市场脱节
文科专业强调理论学习,技术壁垒少(理工科相对更强调技能),注重综合素养,与社会密切联系,因此需要更多社会实践的经验。
2、更强调自主学习
文科专业需要阅读大量书籍,增加知识积淀,多实习、提高阅历。
3、课程的连贯性不强
文科专业知识连贯性不强,可以随时学习,以阅读和记忆为主,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应该多看一些经典原著,一定不要只局限于教材。
02
1、就业万金油,有很高的可替代性
文科专业出路较多,但就业门槛低;缺少核心技术;就业竞争力小。
理工科学生有机会进入本属于文科类的专属岗位;但文科生想进入理工类的岗位则很难。
2、部分专业较难就业
政治、历史、哲学,内容学无所用(不是说这些专业不好,只是说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有明确需求的岗位),在体制外的就业市场上没有太多竞争优势,可进入体制内。
用人单位对文科生的偏见、高校招生专业等,这些在短时期内都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03
文科可以报的专业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少量中医学、管理学、艺术学
04
哲学类:
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以理论学习为主,就业压力较大。不建议以这些专业为主业,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或辅修这些专业。
同学们在中学阶段,通常都比较理想主义,觉得自己的兴趣最重要。但是选择专业不要只考虑兴趣。重要的事再说一遍,选择专业不要只考虑兴趣。大部分同学感兴趣的事情都有听音乐、看电影、看小说,难道大家都去选择这些专业吗?真的去从事这些行业,你很快就会丢掉对这些事情的兴趣了。要把职业发展和兴趣分开。
实际上,如果你感兴趣,你有很多途径可以接触这方面的内容,你可以在B站听很多大师们的课程,你可以自己去看各种哲学类的书籍,你甚至可以去辅修这个专业,参与一个读书会社团,但是不要把自己的专业限定在这方面。一个纯粹理想主义的人,到了中年以后面临生存困境和现实危机,后悔就来不及了。
经济学大类:
这是文科生可以去考虑的相对比较热门的一个学科大类。可以分为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
经济学、经济统计学、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金融工程等热门专业,报考的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分数线也较高。因此,我们也可以去选择心仪的经济学院的冷门专业,考上的概率相对较大。
那么冷门专业将来就业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经济学专业本科就业的可能性不大,一般都要考研,而所谓的热门专业或者冷门专业,在本科阶段通识课的学习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可以为考研打下相关的知识基础,因此完全可以在考研的时候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就业方向。
有些知名度不太高的专业,如能源经济,劳动经济学,经济工程,数字经济等,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跳板,让大家在本科阶段以相对较低的竞争压力进入到较好的经济学院,同时又能打下良好的经济学知识基础,为将来的考研做准备。
当然如果你分数允许的话,也可以一步到位选择热门专业。
法学大类:
包括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法学专业当前选择的人数比较多,就业压力较大,学习难度较大。如果能考到五院四系,未来基本能实现高薪就业。法学也是目前公务员招考的一个热门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等招生院校较少,就业主要面向政府机构、公务员。
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专业,主要就是公务员和事业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还有一个出路,很多大学招辅导员也愿意要这个专业的学生。
“五院四系”是新中国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的简称,代表着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水平。“五院”指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系”指北京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
公安学类:
公安学类专业较多,但有很多专业不是文科生可以报考的,有些属于理学。这里列举一些法学类的专业。有几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找工作比其他工作相对容易。
治安学:就业岗位以公务员为主,单位覆盖公检法、国家部门、边防、消防警卫等部队单位,
侦查学:毕业生需掌握法学、侦查学等理论。就业方向主要在公安、检查、国家安全、军队保卫、海关等一系列工作。
消防指挥:就业还可以,岗位主要是消防指挥、包括灭火救援,抢险救灾、防火督查等。
教育学类:
推荐两个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不推荐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教育技术学等专业。因为教育学的很多专业,毕业以后并不是去做老师,而是去做教育研究、教育管理。
科学教育,其实就是学物理、化学、生物;人文教育,就是学政治、历史、地理。但实际上你去中学应聘当历史老师,你学三门的肯定不如人家专攻历史的精通,所以反而没啥优势。所以就业是存在压力的。
教育技术学,很多学校也会有相关岗位,但学校会更倾向于招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去从事计算机检修之类的工作,所以这个专业也是非常尴尬。
特殊教育,录取分数较低,将来就业面对的就是特殊群体。单从就业而言,肯定是能找着工作,可是如果你比较介意这个事情,不是特别有爱心,不愿意跟特殊人群打交道,也建议不要选这个专业。
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对于分数不是很高的同学而言,就业率还是相对较高的。虽然工资不如计算机类,但就业稳定,适合女生选择。
文学类:
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主要谈谈以下几个专业:
汉语言文学:偏向于研究文学,公务员、事业编、企业招录较多的专业。
汉语言:偏向研究文字,公务员、事业编、企业招录较多的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前身叫对外汉语,就是教外国人学汉语。现在需求量也没有那么大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外国当地的华人华侨。
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受到新兴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等的影响,目前报纸、期刊、杂志、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机构发展并不好,已经不太作为同学的就业去向。但是在这个专业学习到的一些技能,采写编评,摄影摄像等,可以以后运用到新媒体行业中,从事“新媒体运营”这一岗位。但这种岗位比较注重实践经验而不是学历。所以这个专业的同学,可以在大三开始去一些大厂实习,增加运营的实践经验。这个专业有不少同学都去了抖音、今日头条和小红书等公司实习,机会还是有的。
还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又分大语种和小语种。
大语种:英语、俄语、德语、法语等。
小语种:乌尔都语、希伯来语等。小语种的需求量较小,就业去向明确,有一句话说,小语种的收入较高,但收入主要来自于驻外津贴。如果你不想远离自己的家乡、父母,还是不要选小语种专业。还有一点,学法语的同学,很大一批人是派往非洲的,因为非洲有很多法国殖民地。所以选择小语种专业,一定要清晰地了解其就业方向之后再做选择。
实在要选语言的话,就选英语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在未来考研中可以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英语基础较好,精力就可以放到其他两门专业课上,提高考研成功概率。
历史学:最好是选到师范类专业,未来就业可以去中学当历史老师,其实也是不错的方向。
心理学:心理学也是文科生可以选择的一个方向。这个专业看上去高大上,但实际上市场需求量并不大,例如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市场需求还是少。如果经常去面对有心理问题的群体,心理压力也会比较大,也很有可能产生职业倦怠。
中医学类:文科考生也可以选择部分医学类,如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从就业来看,针灸推拿学优于中医学。
管理学类:
重点考虑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劳动关系等专业。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模块,或者说一个分支方向,没有本质区别,就业可以去做人资,就是Hr。
工商管理类: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相对较热门。工商管理这个专业,有评价说“学之无物”,因为如果院校层次较低的话,师资不到位,老师自身也没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只能从书本到书本,很难去指导学生如何管理好一个企业。所以这个专业很可能学不到太多东西。所以如果分数不高的学生,就不要去选择“工商管理”这个专业了。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大概率只能去做销售。
公共管理类:
劳动与社会保障:跟人力资源和劳动关系,就业上差不多,但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公务员招录时更具有一些优势,有一些专门招录这个专业的岗位。
海关管理:国内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较少,只要好好学,进入海关系统,薪酬待遇都不错。
交通管理:主要就业方向还是考公务员,或者进入国有交通运输企业。
还有很多专业这里没有涉及到,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其具体就业去向之后,再做选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学有道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距离2024年高考
还有160天
上一条:青少年心灵小课堂之提高自我价值感的17种方法
下一条:2024高考生注意:这些专业对视力有限制(近视、色盲、色弱)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