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学生们除了按计划复习外,还应熟悉各科的答题策略和技巧。今天就为考生们整理了理综复习策略以及考场答题规范,助考生们在冲刺阶段多拿分、少丢分。
一轮复习重在知识点梳理、二轮复习重在解题能力提升、三轮复习则是要做好查漏补缺,而这些最终都是为了让你能在高考时快速准确地完成试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日常做题时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摸索出题规律
这一学习阶段的主要目的是逐渐摸索高考是在考什么。当你研究了近几年高考题后你就能把握命题规律了。
2、寻找最优解题方法
在高一高二时我们追求用多种方法解题,但到了高三复习,我们追求的是对一类题目固定下来自己的方法。可以说到了高三,学习和练习就是为了形成条件反射。
3、专注是解题效率的保证
影响物理成绩最主要因素是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就是应试心态了。我们在平时做题时就要锻炼自己的心态,减少心理波动:不要因题目的难易而感到沮丧或高兴,不要因为看到一道熟悉的题目就心中窃喜,心情的波动很容易让人分心。
4、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在平时每一次作业和考试时,就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准确率,每道题都只计算一遍,完成后看看自己的一次正确率有多高,养成在解题时绷紧“不要出错 ”这根弦的习惯。
1、动手画:我们需要掌握电子式、结构(简)式并应用于对各种反应进行分析,尝试寻找规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尤其是对有机化学推断题。
比如甲烷氯代反应:H3C—H+Cl—Cl=光=H3C—Cl+H—Cl,我们完全可以脑补一只手抓住了“H+Cl”,然后翻转180°,嘿,变成“Cl+H”了。我们把这个“游戏规则”叫做“取代反应”。
2、敢于假设:有时候我们会纠结于在一个体系中到底哪两种物质先反应,然后背酸碱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背什么“强酸优先与强碱反应”之类的话。但如果考试时真的不记得了,可以使用假设法:
比如盐酸滴入NaOH与Na2CO3混合溶液先与谁反应,我们就假设与Na2CO3先反应了,并生成NaHCO3。但是NaHCO3会被NaOH中和成Na2CO3,结果绕一弯子还是与NaOH反应了。相似的,我们还可以判断Zn粒先与CuCl2还是FeCl3反应。
3、等效思想:等效思想是找同分异构体的关键步骤。前几步是算不饱和度、选母体、找出杂原子或基团。
把杂原子分为几类:一价基类(-Cl,-R,-OH等)、二价基类(-O-,-CH2-,-COO-等)、多价基类(氮原子)。对付一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氢,有几种取代等效氢的方法就有几种异构体。对付二价基,就在母体上找等效键,有几种插入方式就有几种异构体。注意像酯键这样的二价基有正插和反插。
4、找共性进行类比:很多东西是共通的。化学绝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第一道选择题除外),而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学科。比如“拟卤素”这种神奇的东西,就是化学性质与卤素极其类似,举例有H2O2、NO2(N2O4)等,比如他们的氧化性普遍较强,在水中可以歧化;因此可以推知(CN)2+H2O←=→HCN+HOCN这样的反应。
背是学好生物的一个基础,但生物绝对不是“背多分”。
生物的学习除了熟悉教材的各个角落以外,还有很多事可以做,比如下面这些:
1、整理错题集:我们做错的每一道生物题,总能或多或少反映出自己在知识框架或细节上的理解漏洞。而这种整理的过程本身,也会让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宏观。
2、熟习教材:生物相比于其他理科,有更多需要你在意的细节。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拎起骨架,再去看细节。另一方面,平时学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一定要多翻教材。翻教材相比只订正答案,印象会深刻很多。而且,翻教材的时候,你还可以同时看看相关的知识点,这会让你对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3、关于做题:生物要背要记,但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因为现在的高考生物题总是很灵活,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大题里总有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信息,同时又会出现一些让你感到莫名其妙的填空题,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在练习中慢慢“找感觉”。
化学答题规范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
2、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写。如“溶解度”单位是g,若不写单位就失分。单位要用字母表示,不能用汉字表示。
3、要求写“名称”一定要用汉字写,不能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要求写离子方程式等要看清,防止张冠李戴。
4、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氟化氢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等。
5、请特别注意选择题的指向性是“正确的是”还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
6、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要“陆、海、空”全方位进行。避免简单化,一叶障目。
7、防止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原电池正负极,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混淆。
8、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
①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
②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忽略了部分取用关系;
③讨论题,缺讨论过程;
④计算结果一定要准确;
⑤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隐性要求。
物理答题规范
1、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①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②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③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④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⑤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⑥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⑦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
2、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①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
②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3、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①“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②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③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④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的舍去。
生物答题规范
①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②首选教材原文,次用题目原文,最后自编语言;
④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意思完整;
⑤一般应注意根据所给横线长短确定答案字数;
⑥字迹清楚整齐,注意不要有错别字。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学有道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距离2024年高考
还有167天
上一条:青少年心灵小课堂之提高自我价值感的17种方法
下一条:今日分享篇之期末备考攻略!高中生看过来! |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