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电话:400-136-7058

新闻资讯

学有道教育是一家涉及,

国际留学、中高考个性化指导、各类小语种教学、远程教学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文化教育咨询机构。

行业资讯

志愿分享篇之国家公费师范生
发布时间:2023-12-16      点击次数:229

国家公费师范生是什么?

国家公费师范生也叫部属公费师范生,是一种特殊类型招生。

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就业前提下,免费接受国家师范教育的学生。优势和劣势对比如下:

优势:

①享受两免一补。即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发放生活补助

②毕业保证有编有岗

③优秀学生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

劣势:

①入学前必须签订就业协议。即毕业后一般回到生源地所在的省份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六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一年。违约需要退还已享受的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

②服务期内不能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公务员

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大学

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大学共6所,均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华中师范大学(武汉)、陕西师范大学(西安)、西南大学(重庆)。

国家公费师范生录取方式:

以提前批次为主。

备注:如果在提前批次未被录取,不影响其他批次的志愿填报。对考生来说,相当于多了一次上大学的机会。

国家公费师范生报考条件

只要你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即可报考。

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和中小学的课程紧密联系,一般涉及:

教育学类(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

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

此外还有历史学、地理科学、化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心理学等专业。

比如华中师范大学2023年在陕西的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如下:

微信图片_20231216082738.png

虽然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包分配,但很多家长和同学都担心,毕业会不会被分配到农村任教?

这一点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国家公费师范生就业,主要是通过“双向选择+兜底”的方式,为学生落实任教学校。

1、什么是双向选择?

简单来说,“双向选择”就是找工作,学生在自己的生源地,选择喜欢的学校和岗位进行面试。(备注:生源地指毕业生高考前户籍所在地。)

有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公费师范生反馈:国家公费师范生在“双向选择”期间,只需要回到自己的生源省份任教,不需要精确到区县。而且双向选择的学校,几乎涵盖了全省所有优秀的小初高中的名单,师范生的选择非常多,可以面试很多学校,大部分同学基本都留在省会和经济发达地区。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小孙是一名国家公费师范生,来自四川省广元市,但毕业后想去成都市工作。那么她只需要在双向选择期间,获得成都市学校的录取,就可以留在成都市工作,而不是必须回广元市。即:只要不违约,在省内任何地方都可以求职。

2、什么是兜底?

这时可能会有家长和考生问了:学生自己面试没有找到工作怎么办?

不用担心,国家公费师范生保证“毕业生有编有岗”。如果你自己找不到工作,根据政策要求,大学及当地教育局必须在学生大四毕业之前介入,对学生进行工作分配。这就是兜底!

但这个分配简单来说就是:让你去哪里你就去哪里,没有任何选择。学生毕业后回到生源地,精确到区县!

省会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城市中的优质学校,在双向选择时,基本就已经招满了,通过分配进入优质学校的概率比较小。建议大家积极参与“双向选择”,通过面试,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校。

国家公费师范生能不能转专业?

可以。

国家公费师范生按照学校规定,可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比如陕西师范大学明确写明:

微信图片_20231216083043.png

国家公费师范生能不能考公务员?

不可以。

国家公费师范生协议履约期间不可以考公,六年服务期满后才可以考。

国家公费师范生能不能考研?

可以考研!

但有条件:国家公费师范生按协议履约任教满一学期后,可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国家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定要回生源地工作吗?

不是。

应届国家公费师范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申请跨省任教:

①志愿到中西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任教的;

②在校就读期间父母一方或双方户籍迁移至省外随迁任教的;

③毕业前已办理结婚登记,需要迁移到配偶所在地中小学任教的。

不是师范生,入学后还能成为国家公费师范生吗?

可以。

国家公费师范生有进入和退出政策,非师范专业的优秀学生,在入学2年内,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国家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签订协议后,学校会按相关标准返回学费、住宿费,且补发生活费补助。

总而言之,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虽好,但是否要选择这条路,不但要看考生成绩,还要综合考生自身兴趣、就业方向、就业地域偏好等因素进行考虑。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学有道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距离2024年高考

还有175天


服务.png



您感兴趣的新闻
上一条:这3类大学生由国家定向培养,还可以免四年学费,关键毕业包分配
下一条:志愿分享篇之院校盘点——政法类大学排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