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结构
1、Li 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0、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7、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
8、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9、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10、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 2n2 的元素。
11、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2、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 1/6的元素;
13、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4、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5、0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6、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7、0、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8、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氢( H)
19、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碳
20、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0、Si、Al
21、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
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 0
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 Ne
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 1/2的元素 Li、Si
26、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 Mg
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 N
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 F
29、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
30、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 Al
31、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
32、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 、P
33、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 、Be、 Al
34、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 0
35、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 C、 S
36、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37、X、Y两元素可形成X2Y 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 1:1的化合物 Na2O、Na202 、H2O、H2O2含
量与物理性质
元素性质
1、0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 Si次之, 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 Li 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 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5、N是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6、常温下,F、Cl是单质具有有色气体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
8、Cl是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
化学性质与用途
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2、N是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
3、S是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0是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 CO2 中燃烧,又能在N2 中燃烧的金属单质。
8、Li、Na、F的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
电子微粒组
1、原子 Ne
2、分子 CH4、NH3、H2O、HF
3、阳离子 Na+、Mg2+、Al3+、H3O+
4、阴离子 N3-、02-、F-、OH-
粒子微电组
1、原子 Ar
2、分子 SiH4、PH3、H2S、HCl、F2、H2O
3、阳离子 K+、Ca2+、PH4+
4、阴离子 P3-、S2-、Cl-
5、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CH3F 、N2H4
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数均相同的粒子有
1、Na+ 、H3O+
2、F-、OH-
3、Cl-、HS-
4、N2 、CO、C2H2
同族的上下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特征形象
1. 焰色反应: Na+(黄色) 、K+(紫色)
2. 浅黄色固体:S 或 Na2O2 或 AgBr 或FeS2
3. 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 、Cu2+(蓝色)、 (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黑色(CuO、FeO、FeS、CuS、 Ag2S、PbS)、黄色(AgI、 Ag3PO4)、 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 C12(黄绿色)、NO2(红棕色)
4. 特征反应现象: Fe(OH)2→Fe(OH)3,白色到灰绿到红褐色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学有道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距离2024年高考
还有180天
上一条:青少年心灵小课堂之提高自我价值感的17种方法
下一条:知识分享篇之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评析 |
返回列表 |